閱讀:22
二氧化硫鹽霧循環腐蝕試驗機的操作步驟需嚴格遵循設備規范和試驗標準(如 GB/T 9789、ISO 6988 等),確保試驗準確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詳細操作流程:
一、試驗前準備
設備檢查
檢查箱體、管路及密封性能:確認內外箱體無破損、裂縫,箱門密封條完好,避免試驗過程中氣體或鹽霧泄漏。
檢查各系統功能:包括加熱系統(鈦制發熱管是否正常)、噴霧系統(噴嘴是否堵塞、角度是否合適)、控制系統(溫濕度控制器、計時器顯示是否正常)、廢氣處理系統(活性炭、堿液過濾裝置是否需更換)。
安全裝置檢查:確認防干燒、超溫報警、漏電保護等功能正常,二氧化硫鋼瓶壓力正常且連接無泄漏。
試驗溶液制備
鹽霧溶液:按標準配置(如 5% 氯化鈉溶液,pH 值 6.5-7.2),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溶解分析純氯化鈉,攪拌均勻后過濾,避免雜質堵塞噴嘴。
二氧化硫氣體:根據試驗要求,確認鋼瓶中 SO?氣體純度(一般≥99.9%),并檢查減壓閥門、流量計是否校準。
試樣準備與放置
試樣處理:去除試樣表面油污、銹蝕等,必要時按產品標準進行預處理(如打磨、清洗),確保試樣狀態一致。
放置要求:試樣間距≥20mm,與垂直方向成 15°-30° 角(根據標準調整),避免相互遮擋鹽霧;試樣底部高于箱體底部 10mm 以上,防止接觸積液。
二、試驗參數設置
基礎參數設定
溫度:根據試驗標準設置箱體溫度(如 35℃)、壓力飽和桶溫度(通常比箱體高 2-3℃,確保噴霧濕度)。
濕度:通過控制飽和桶溫度及噴霧量,使箱內相對濕度維持在 95% 以上。
噴霧時間與周期:設置鹽霧噴霧時長、靜置時間、SO?通入時間等循環參數(如 “噴霧 1h→靜置 1h→通入 SO?30min" 為一個循環)。二氧化硫濃度控制
通過氣體流量計調節 SO?通入量,根據試驗要求設定濃度(如 0.1%),通入后關閉閥門,利用攪拌裝置使氣體在箱內均勻分布。
三、啟動試驗
預運行設備
打開設備總電源,啟動加熱系統,使箱體溫度升至設定值并穩定(通常需 30-60 分鐘)。
開啟壓力飽和桶加熱,確保壓縮空氣經濕潤后進入噴霧系統。
開始噴霧與通氣
啟動噴霧系統:打開鹽水箱閥門,壓縮空氣帶動鹽水經噴嘴霧化,觀察噴霧均勻性,必要時調整噴嘴角度。
通入二氧化硫:按設定時間開啟 SO?氣體閥門,通過流量計控制通入量,完成后關閉閥門。
運行監控
試驗過程中定期觀察箱內狀態:通過透明箱蓋查看試樣腐蝕情況,記錄噴霧量(用收集器測量,確保 1-2ml/h/80cm2)。
檢查參數穩定性:每小時記錄溫度、濕度、SO?濃度(必要時用檢測儀校準),確保符合設定值。
補充溶液:當鹽水箱液位過低時,及時補充鹽溶液,避免干燒;定期檢查廢氣處理裝置,確保達標排放。
四、試驗結束與后續處理
停止試驗
達到設定循環次數或總時長后,依次關閉噴霧系統、加熱系統、SO?通入裝置,關閉總電源。
待箱體溫度降至室溫后,打開箱門,取出試樣(佩戴耐酸堿手套,避免接觸腐蝕液)。
試樣處理與評估
試樣清洗:按標準用清水輕輕沖洗表面鹽霧殘留,避免破壞腐蝕產物,然后用壓縮空氣吹干。
腐蝕結果評定:根據試驗要求檢查試樣銹蝕面積、鍍層脫落、裂紋等情況,記錄數據并拍照存檔。
設備清潔與維護
排空鹽水箱、壓力飽和桶內殘留溶液,用清水沖洗箱體及管路,去除結晶物。
清潔噴嘴、過濾器,更換廢氣處理系統的活性炭或堿液,確保下次使用正常。
注意事項
操作時需佩戴防護裝備(手套、護目鏡、防毒面具),避免直接接觸 SO?氣體或鹽霧溶液(酸性,具腐蝕性)。
二氧化硫鋼瓶需遠離火源,存放于通風良好處,泄漏時立即關閉閥門并通風驅散。
定期校準設備參數(如溫度、噴霧量、氣體濃度),確保試驗數據準確性。